读《红丝绒》

有关明日方舟SideStory《红丝绒》:

严重剧透警告
长文警告
大段引用警告

个人观点,仅供参考。

剧团长 它让伟大者自毁名节,让苦修者打破戒律,让圣洁者走入泥淖,让英雄满怀卑劣!它让失意者重新振奋,让缄默者呼号理想,让自私者流露哪怕一刻的真情,让胆怯者超然忘我!它让先驱找到登高的台阶,让远视者敢于放手一搏,让自诩灯塔之人成为灯塔!它培育意义,也浇灌缺陷;它巩固真实,也喂养虚假;它让垂死的血肉成为花朵,让本应消失无痕的得到铭刻!

卢西恩 看到了吗,听到了吗……那些尚在天灾里挣扎的人们?从来都没有无中生有,哪怕是所谓最瑰奇的艺术。从来都不是死亡让迷失者凭空清醒,又让懦弱者心无旁骛。他们只不过,本就可以如此。

卢西恩 你挑选万千个“卢西恩”,去塑造死亡。你穷尽它的形式、创新它的风格、完善它的意义——只因它离你,如此遥远!

酒神 ……

https://media.prts.wiki/c/c2/Avg_62_i09_1.png
https://media.prts.wiki/c/c2/Avg_62_i09_1.png

酒神 ……如此遥远。

卢西恩 长生者,死亡是你永远无法到达的彼岸;剧团长,死亡是你永远无法亲身完成的演出;酒神,死亡是你永远无法自证的艺术!你的美学,你的洞见,你的经验,你附加于我们身上的所有求索,都不曾滋养你自己!

一个画家画不出自己未曾见过的东西,一个作者抒不出自己未曾体会过的感受,是真真确确的。

酒神以死亡为美,以为从死亡中可以滋生生命在平常中体现不出的东西,把人心深刻激发,从非常态的扭曲中感受生命的去皮百态。

可就好比读书薄者写不出鞭辟入理,没有谈过恋爱的人写言情会轻而腻,让不死者去谈论死,去感受死,徒劳。剧团长只是冷眼旁观——兴许他会鼓掌,兴许他会赞美这出悲剧有多美,但是他仅仅只是知晓死亡。先天目盲者就算知晓何为颜色,也绝不能欣赏其美;不死者观死,可怜只能欣赏剥去死亡感受的扭曲死状。

酒神解构并利用了名为“死亡”的符号,自私地占有一切解读死亡的权力:死亡是变化的推手;却视而不见生命本身有变化的可能,死亡迫近时的本能反应才能激发。

所以说,死亡既是一种运动,又是一种感受;人唏嘘于死亡,是稀死,亦是惜死。康德说,人不是工具而是目的;人不是符号,死亡也不是。生命存在与死亡存在生而为一,不只看见生命或死亡,“人”这个词才有意义。

刚看完《漫长的告别》,又看《红丝绒》,给我一种回到了许多年前畅读阿加莎的感觉。悬疑盛宴。

初读《红丝绒》前几幕,《无人生还》的经典剧情线和故事几乎合到一块去了:一场迟到的审判、谋杀、孤岛般的移动地块。但最后还是可以看到和阿加莎的构思错开了——毕竟终幕需要是酒神和卢西恩的对戏+小卢不能死,再加上小篇幅(毕竟是小的SideStory不怎么上大字数);而且通过Miss.Cristine的能力来找出凶手让我有一种落差感,对凶手不太公平。而且的而且,大约是为了降低阅读门槛的关系,《红丝绒》强调对人的感情、心理描写略胜过了推理严谨性:

蒂比 可……莫丽根本没有作案的时间啊?谢莉、迈克尔、玛丽昂遇害的晚上,她都在跟我一起看电影,根本没机会——

真的没机会吗?

蒂比在心中质问自己。

每次看电影莫丽都会陪自己整个晚上,寸步不离吗?

蒂比 不……因为我们每次都是好几部恐怖片一起看,所以她偶尔会在换碟的时候,稍微离开一会儿……有时候是说格蕾塔女士有事找她,有时候说要去拍摄现场拿落下的东西……米兰妮女士,你知道的,她刚当上道具组长,压力很大,对自己的工作很上心很上心……

导致《红丝绒》更像一场脱胎于悬疑小说的,戏剧。

许多人,包括我,第一次看某部戏剧时几乎是难以过脑的,若是作者有什么叙诡和叙事陷阱,基本一掉一个准。观众以情感的方式跟随剧情,或许可以品味出一些深意、看到一些美好,但你要让人在第一次看完莎剧后就给出社论般的戏评,那人多半是AI。

感情线很重要,《红丝绒》在情感爆发上做的也相当不错,借以世界观下的独特环境,营造了一种令人着迷的诡异:

莫伊拉喃喃不停,她在道具间的杂物堆里翻找着,终于,她将那个老式录像机摆好,从贴身的口袋掏出了一卷录像带……

一卷她看过无数遍的录像带。

她按下了放映钮。

https://media.prts.wiki/a/aa/Avg_62_i04_1.png
https://media.prts.wiki/a/aa/Avg_62_i04_1.png

一张女孩的笑脸出现在了屏幕上。

莫伊拉 ……劳拉。……我的姐姐。你明明,这么、这么真实……你大笑的时候只有左边的脸颊有梨涡,你的瞳孔是浅绿色的,你的眼睛很大,你看着我的时候,总是那么温柔。你可以半分钟削整个苹果而皮一点都不断,你会在开心的时候吹清亮的口哨,你会用源石技艺结出小冰花来充当发卡……你告诉我自己在蓝卡坞的经历,出演的第一个角色在最后的成片里被剪辑得只剩下三秒的镜头……你告诉我自己又多争取到了几场戏份,虽然有几个家伙颇有微词,但剧组的大家还是很照顾你的……你告诉我哪怕是从连录像机都买不到的小镇子来到蓝卡坞,很多东西都要从零开始学,很多别人容易得到的机遇对我们来说都很遥远……也不应该灰心丧气。你从来都不会提及自己挨了多少欺负,受了多少委屈,你总是绘声绘色地讲起蓝卡坞的朝阳,满怀自信地憧憬着未来……你也有情绪低落的时候,即便那时你也只是说,夜深人静,看着天边的双月,会很想回家……你告诉我,我们很像,你会永远鼓励我支持我……

莫伊拉 我们从小——

莫伊拉突然停了下来。

她发疯似的摇着自己的脑袋,试图从记忆深处逼出更多的细节。

可她没法再往下说了,她发现自己有关劳拉的记忆,停留在了一个异常清晰的断点——

她们不曾小时候手牵着手在草地上奔跑,她们不曾在父母的歌声中相依着睡着……

更早之前,有关这个姐姐的画面,一片空白。

莫伊拉 ……

https://media.prts.wiki/0/0a/Avg_62_i04_2.png
https://media.prts.wiki/0/0a/Avg_62_i04_2.png

录像带在此刻播放完毕,电视机的屏幕黑了下去。

莫伊拉看见了自己的脸。

眼泪在无声地流淌着。

莫伊拉 你从不曾存在于劳拉的人生……劳拉也从不曾存在于你的人生……可是、可是若真是这样……莫伊拉,你还剩下什么?

莫伊拉 ……你是谁?

在诡异中延伸的感情线,既表现了痛苦与迷茫,也揭露了更大、更真实而残酷真相的存在可能。

当然,只依靠感情当不了侦探。线索须有,悬疑才破。侦探小说为了叙述的关系(毕竟也是小说),通常不会帮你整理线索;但悬疑通常是极端重视伏笔和线索的,所以若是想要追求最好的悬疑小说阅读体验,二刷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,可以让人整理一遍故事脉络。


MAYBE IT IS TO BE CONTINUED

  • 标题: 读《红丝绒》
  • 作者:
  • 创建于 : 2025-06-10 00:00:00
  • 更新于 : 2025-06-12 18:55:02
  • 链接: https://astralun.top/于斯有感/读《红丝绒》/
  • 版权声明: 本文章采用 CC BY-NC-SA 4.0 进行许可。
评论
目录
读《红丝绒》